“第二屆疍民文化學術研討會”已於11月15日至17日在東莞市東莞理工學院舉行,承接首屆的碩果,今屆超過60多名來自廣東、港澳等地的學者參與。會議圍繞疍民的歷史、地理、文化、風俗、藝術及民疍研究等領域進行探討,會上發表的論文將輯錄成集,為疍民研究之用。現場還設有疍民文化的藝術舞蹈表演,令與會者更能體會疍民獨有的文化特質。
研討會由本會、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東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東莞市社科學院聯合舉辦。今屆與會者中不乏青年的學者及研究員,當中提出不少新的研究觀點,豐富疍民文化的研究,同時體現出青年學者的加入將有助歷史文化研究成果的傳承。會上,學者展示了多個研究疍民的途徑與方法,亦探討了多項疍民研究成果,中山市社科聯主席胡波以珠江三角洲地區為中心研究生態環境擠壓下的疍民生活;中山大學教授司徒尚紀闡述了嶺南疍民服飾文化與地理環境感應關係;廣州圖書館館員朱俊芳分析了澳門疍家人的職業構成,以初步還原明清時期澳門疍家人的生存狀態。
此外,有學者提出保留現有的疍民原生態區,進行文化保育,同時開放參觀旅遊,展現最真實的疍民生活;然而則有認為此舉未能做到文化保育之餘,更會破壞僅存的疍民原生態區,與會者都就此提議的利弊提出不同的論點,並展開熱列的討論。
出席研討會的本澳學者分別有澳門科技大學高級講師胡國年、澳門宏韻梵樂會會長李宏君以及劉居上先生。三位學者在會上闡述了澳門的疍民日常生活及節慶習俗、疍民對鬼神的崇拜信仰、疍民的鹹水歌藝術文化等田野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