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門基金會贊助、澳門教青局及科學技術協進會合辦的“高中學生暑期科普系列體驗活動”於9月6日舉行了閉營禮暨分享會。來自21所學校330名澳門學子承載著澳門科技的希望,獲安排分別前往北京、天津、武漢三地完成為期一週的科技之旅,滿載歸來。同學們普遍認為,活動深化了澳門學生對內地高校、科技現狀和發展的瞭解,普及了科學知識,並加強了澳門學生與內地學生的交流,收穫甚豐。
閉營禮暨分享會於下午五時半在澳門科學館會議中心宴會廳舉行。中聯辦經濟部部長王新東、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李曉亮、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委員鍾怡、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副會長陳俊龍、教青局青年廳廳長袁凱清、澳門科學館館長邵漢斌等出席並擔任主禮嘉賓。逾300名師生以及嘉賓出席該活動。
李曉亮主任及陳俊龍副會長先後致辭。隨後,與會嘉賓向優秀營員頒奬,接著由北京營、天津營、武漢營三位營長分享收穫與心得。
同場,主辦方還特別製作、由參加科普體驗活動的同學們分別扮演不同角色、與科普相關的一部精彩微電影《科學尋夢》,片中充滿著濃濃的人情味與愛,感人至深,在閉幕禮接近尾聲時播放,鼓勵同學們共築科技夢想。
參加科普體驗活動北京營的林同學(就讀海星中學高三)表示,作為一個中學生,能體驗內地的大學生活真是相當難得。與澳門相比,北京的科學館面積大很多,每一層的設計都別具一格。參觀北京師範大學時,除了做研究,還認識到人體腦部的構造。參加天文講座,更是受益匪淺。本次體驗為實現當醫生的理想增添了信心。
另一位來自天津營的楊同學(就讀澳門利瑪竇中學高三)說,澳門的學生很幸福,各方面的設施都很好,而內地學生的學習、生活條件比較艱苦,但是他們卻很勤奮、很努力。最大的收穫是自己學做了收音機,體驗動手實驗,感覺樂趣多多。同時認識了許多新朋友,也增強了了團隊協作的能力。她呼籲學弟學妹們將來有機會也加入這樣有益的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