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本會、澳門大學、里斯本技術大學社會及政治學院東方研究所聯合主辦的“第二屆澳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已於2011年10月19至20日在葡萄牙里斯本技術大學隆重舉行。是次研討會為不同國家及地區的文獻、檔案研究學者提供難得的交流機會,有助深化和推動澳門學研究的發展。
會議的開幕式於10月19日上午十時在里斯本技術大學舉行,由里斯本技術大學校長希蓮娜(Helena Pereira)教授主禮,里斯本技術大學社會及政治科學學校副校長瑪利亞( Maria Engrácia Cardim)、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葡萄牙共和國大使張備三、本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院長郝雨凡、里斯本技術大學東方研究所所長納娃娜(Narana S. Coissoró)分別為開幕式致辭。其他出席開幕式的嘉賓包括澳門駐里斯本經濟貿易辦事處副主任薛凱絲,前澳門總督李安道(José Eduardo Martinho Garcia Leandro),東方基金會主席孟志豪(Carlos P. V. Monjardino),葡萄牙部長委員會文化部長代表、葡萄牙國家圖書館館長帕度戴雅斯(Pedro Dias),葡萄牙外交部大使加路(Carlos Pais),葡萄牙賈梅士學會主席安寶娜(Ana Paula Laborinho),以及澳門國際研究所主席黎祖智(Jorge A. H. Rangel)等。
張備三大使在致辭時表示,澳門一直是中葡關係中的重要一環,能共同研究澳門的歷史文化價值、揭示澳門獨特的發展模式,以及探尋澳門未來發展的方向,其意義深遠,冀望日後澳門能為中國、葡語國家及歐洲的經濟、文化交流的進一步發展,繼續發揮其獨特優勢和積極作用。吳志良主席致辭時也指出,經過近三十年的不斷推動和發展,澳門的歷史文化研究越益引起海內外學人的加倍關注,加上澳門的高等教育和學術研究環境逐漸步向成熟,“澳門學”的發展已開始轉型為作為本土知識體系而構建起來的學科。但學術水平及層次要有進一步的提昇,必須對其應有的學術規範要素提出更高的要求。他期望藉著是次會議使澳門學的學術規範要素得以釐清,共同以新思維拓展澳門學的研究內涵和研究質素的深度和廣度,為澳門學的建立打下堅實基礎,從而使澳門學在現有基礎上邁上新台階。
會議於10月19及20日一連兩天舉行,出席的與會學者來自中國內地、葡萄牙、美國、巴西、比利時及意大利等30多位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的代表,就“澳門學文獻調查與研究”的主題展開深入研討。多位學者在會上發表論文,圍繞包括葡萄牙及歐洲等國目前館藏的澳門相關文獻資料情況、澳門相關史料的挖掘以及研究進展、構建澳門學的意義價值、澳門文獻學研究情況等方面集思廣益。另外,會議上對於“第三屆澳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舉辦取得一致共識,並決定有關會議擬由澳門大學、澳門基金會、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及北京外國語大學於2012年在北京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