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研究》第七十期經已面世
19/12/2013

由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組稿並編輯的《澳門研究》第七十期經已由本會出版。《澳門研究》以“研究澳門,服務社會”為宗旨,透過選編刊登海內外人文社會科學的論文,薈萃各家學術思想,是推動和深化“澳門學”建設的重要陣地,深受海內外學界的關注。


該期內容豐富,選輯的文章涵蓋政治法律、經濟產業、文化教育、社會政策及澳門學研究等各範疇,視角新穎,見解獨到。旅遊博彩業作為澳門的龍頭產業,對澳門社會經濟的各方面都有著重要而深遠的影響,該期不同學者都圍繞在當前博彩業蓬勃發展的環境下,對如何推動相關制度的持續完善作詳盡的分析探討。包括張富強、蟻佳純撰文綜述澳門現有博彩立法的情況,並對照美國有關立法的經驗和啓示為本澳博彩法律制度的健全提出參考建議;周金泉、吳宏哲運用產業生命周期理論,對澳門博彩行業生命周期的特徵和規律進行描劃,以尋求對應不同階段所應採取的戰略定位和競爭策略;陳志峰總結賭權開放以來澳門德育政策的調整和實施效果,深入探討未來教育及青年政策的目標和方向。除此以外,“青年園地”欄目有潘威、賀天天的《澳門製藥產業發展環境與策略探析》和楊青泉的《創意寫作與澳門文化創意產業》,呼應特區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協調發展的政策目標,探索有關產業在澳門的發展機遇。前者主要從政策法規、經濟、社會文化和區域合作四個維度進行綜合分析,後者則著重考察創意寫作及其良好的實踐機制對文創產業的支持和促進作用。


該期還特設“明代瓷器傳播研究”專題欄目,集中展示此一研究領域的現有成果:如林梅村考證泉州至波斯灣航線在明代的暢通繁榮,使得中國瓷器可以源源不斷地輸送至波斯以及中東各地;徐曉望對明清時期福建的瓷器生產和貿易作全面梳理;栗建安撰文反思漳州窯研究的不足並提出展望;佩德羅‧迪亞斯的研究表明“克拉克瓷”為一類中國瓷的總稱而非一種特定瓷型;金國平則認為葡語中“克拉克瓷”的實際所指就是“漳州瓷”;另外馬錦強對澳門出土明青花瓷的研究,可作為研究晚明瓷器外銷貿易研究的重要參考材料。“澳門學”欄目收錄文章5篇,其中湯開建的《明代入華傳教士“第一奇人”:畢方濟行實》基於大量的中西檔案文獻,對畢方濟神父的生平和其在華的傳教事業展開詳盡考證;吳宏岐的《澳門仁慈堂創辦時間考》以岡薩雷斯神父致西班牙駐里斯本大使的信函作為佐證,進一步指出1568年由賈尼勞主教創辦澳門仁慈堂之說最為可靠;由宮永孝撰、沈藝譯的《日本人與澳門聖保祿教堂──〈聖米凱爾大天使〉的神秘畫師》追溯在澳的日本天主教畫家在聖保祿教堂建設中的參與;劉章才的《基督教與茶的西傳》論述基督宗教對茶以及茶文化在西方的傳播中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其他精彩文章還有韓江波的《珠澳協同發展:現實基礎及實現路徑──兼論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的戰略定位》,朱明霞、張慧琳的《“八段錦”對澳門地區婦女經前期綜合癥之作用》,以及陳震宇所撰的學術動態綜述。


第七十期《澳門研究》定價澳門幣八十元,本澳各大書店及香港均有代售。


2013121917585927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