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基會新推出“二十四節氣”知識繪本兩冊以傳揚中華文化的傳統智慧
為了讓孩子們能更好地認識祖國、瞭解澳門,培育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和熱愛家園的情懷,澳門基金會及其歷史文化工作委員會策劃的“華夏小靈精家國情懷繪本叢書”現新推出《二十四節氣》上下兩冊,由五位華夏小靈精生動活潑地介紹中國的二十四節氣小知識,以及澳門所處的嶺南地區的節氣文化,期與孩子們一起探索大自然,領略中華文化的傳統智慧。
澳基會出版《人居澳門:五星照耀下的蓮花》 書寫澳門獨特城市風貌
由單霽翔教授著的《人居澳門:五星照耀下的蓮花》(繁體版)經已由澳門基金會出版,該書分文化城市、歷史景觀、文物建築、地域風情、保護傳承、文化空間六大部分,從不同的面向展示澳門的獨特韻致。
由澳門基金會與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聯合出版的“澳門知識叢書”,旨在推動本土文化的普及,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配以色彩精美圖片,向本澳居民、青年學生和旅客宣傳推介澳門具價值的本土知識。目前已經出版了五十多本,一直深受大眾歡迎。最新推出的《澳門關帝誕》由吳一怡、容家俊及董自倫三人共同撰寫,從澳門非物質文化、傳統習俗,以及民間信仰的角度引介關帝文化在澳門的起源、發展,以及影響。
澳基會出版《澳門研究》第112期 回顧澳門回歸二十五年的法治進程
由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組稿編輯的《澳門研究》第112期經已由澳門基金會出版。《澳門研究》以“研究澳門,服務社會”為宗旨,透過選編、刊登海內外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論文,薈萃各家學術思想,是推動和深化“澳門學”建設的重要陣地,深受學界關注。該期為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與澳門大學法學院共同舉辦的“法治進程與澳門回歸二十五周年:挑戰、成就與未來方向”研討會的研究成果,內容涵蓋民法、商法、刑法、行政法、區域融合與合作等不同領域。
澳基會出版“澳門知識叢書”系列 《澳門教育與廖德山一門》探索教育世家往事
澳門基金會與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聯合出版的“澳門知識叢書”,作為本土文化的讀物,由相關領域的專家參與撰寫,同時著重史實性和知識性,並以輕鬆和通俗的形式,配以古今圖片,為本澳及和各地讀者講述澳門故事。最新出版的《澳門教育與廖德山一門》由香港中文大學榮休教授陳小章所著,於港澳地區同時發行。
由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組稿編輯的《澳門研究》第111期經已由澳門基金會出版。《澳門研究》以“研究澳門,服務社會”為宗旨,透過選編、刊登海內外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論文,薈萃各家學術思想,是推動和深化“澳門學”建設的重要陣地,深受學界關注。
由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組稿編輯的《澳門研究》第110期經已由澳門基金會出版。《澳門研究》以“研究澳門,服務社會”為宗旨,透過選編、刊登海內外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論文,薈萃各家學術思想,是推動和深化“澳門學”建設的重要陣地,深受學界關注。
由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組稿編輯的《澳門研究》第109期經已由澳門基金會出版。《澳門研究》以“研究澳門,服務社會”為宗旨,透過選編、刊登海內外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論文,薈萃各家學術思想,是推動和深化“澳門學”建設的重要陣地,深受學界關注。
由澳門Livros do Meio出版社及澳門基金會合作出版的中國經典“四書”之最後兩卷《論語》和《孟子》葡譯本已於1月29日在澳門官樂怡基金會舉行新書發佈會。
“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律叢書”之一,由陳淦添撰寫的《債的基本問題與淵源──以〈澳門民法典〉為視角》,經已由澳門基金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出版,並於全國包括澳門地區同時發行。
由澳門基金會與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聯合出版的“澳門知識叢書”,以宣傳推介澳門具價值的本土文化知識為宗旨。自推出至今已出版五十種,涵蓋人文歷史、宗教、藝術、經濟等範疇,是以弘揚澳門鄉土文化為目的之簡易讀物,廣受市民大眾歡迎。由張志鋒、陳錫僑、裴文菡、葉小娟編著的《澳門藥用植物札記》作為“澳門知識叢書”系列剛剛面世,作者遍尋澳門坊間、路旁,乃至山坡上的各種具有藥用價值的植物,分析其中藥性成份以及引介藥膳配方,讓大眾走近中醫,將養生成為生活習慣。
由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組稿編輯的《澳門研究》第108期經已由澳門基金會出版。《澳門研究》以“研究澳門,服務社會”為宗旨,透過選編、刊登海內外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論文,薈萃各家學術思想,是推動和深化“澳門學”建設的重要陣地,深受學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