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17/07/2015
由澳門長虹音樂會主辦,澳門基金會、澳門文化局、澳門旅遊局、霍英東基金會贊助的“中國民族樂器系列——嗩吶風情”民族音樂會,將於本月廿三日晚上八時假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舉行。是次音樂會特別邀請嗩吶演奏不同年代的代表人物,包括老、中、青和新秀演奏家聯同澳門長虹民族樂團及香港東方民族樂團合作演出。
是次音樂會為澳門長虹音樂會慶祝成立卅六周年為推廣中國民族音樂的活動之一。嗩吶這種樂器據考證至少存在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原為波斯(今伊朗)、阿拉伯一帶的樂器,嗩吶是古代波斯語SURNA的音譯。在七百多年前的金、元時代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原,盛行於我國西北地區。嗩吶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製,成圓錐形,上端裝有帶哨子的銅管,下端套着一個銅製的喇叭口,所以又稱喇叭。二○○六年五月二十日,嗩吶藝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音樂會將演奏︰民樂合奏《東皇太一》、廣東鼓樂《醒獅 · 龍舟》及當代具代表性嗩吶曲作品,包括嗩吶獨奏《鬧新年》、《一枝花》、《粉蝶採花》、《啦呱》、《豫西二八板》、《關中情》、《京郊行》、《湘江情》等。
音樂會免費入場,歡迎市民索取門券,可致電澳門長虹音樂會藝術活動中心登記後親臨領取,派完即止。電話︰二八五八 · 一一五〇,辦公時間︰上午十一時至晚上十一時,逢星期三休息。
資料來源:澳門日報B02澳聞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5-07/16/content_10132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