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校手語歌唱比賽
發佈時間:30/11/2015

資料來源:華僑報2015/11/29


澳門聽障人士協進會於二0一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假鄭觀應公立學校舉辦「指尖流動的天籟之音-首屆全澳中小學校際手語歌比賽」活動。是次活動共有六間學校參與分別為:化地瑪聖母女子學校、聖玫瑰學校、聖德蘭學校、聖羅撤女子中學、聖家學校、二龍喉中葡小學。共有七支參賽隊伍(中學組兩隊、小學組五隊)。


聽障協會理事長司徒荻峰在比賽活動中致詞表示,人類有兩種語言(無聲的語言及有聲的語言),手語作為聾人溝通交流的語言工具而不斷發展,今天並視為與語音獲得同等地位的語言。手語的結構及文化內涵,早已引起現代語言學者的關注與探索。手語歌舞、手語劇都演繹著聾人作為人類社會中一個特殊的群體有其自身獨特的聾人文化。舉辦中小學手語歌比賽旨在配合履行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倡導:「發起和持續進行有效的宣傳運動,提高公眾認識,以便促進積極看待殘疾人,提高社會對殘疾人的了解;及在各級教育系統中培養尊重殘疾人權利態度,包括從小在所有兒童中培養這種態度。」是次活動為「二0一六年首屆澳門聾人節」活動拉開序幕。藉著一年一度的「澳門聾人節」慶典活動,將澳門聾人文化藝術為世界所認識,同時活躍本土聾人文化生活,促進推動社會認知理解接納聾人,早日達至聾健共融的社會目標。其目的亦是與時並進,與世界聽障復康工作同步發展。


參賽隊伍的表演各有千秋,有如巴蕾舞般優雅旋律、有如陽光般歡快明朗、亦有莊重肅穆中盡顯動感,表演的同學將手語文化藝術內涵發揮至極緻,打動在場每一觀眾的同時更讓觀眾陶醉期中。


是次活動由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澳門基金會、教育暨青年局、社會工作局贊助及由香港龍耳、香港聾人協進會擔任評判。


相關連結:http://www.vakiodaily.com/news/view/id/10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