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制發展法律改革學術研討會京舉行
吳志良:思考政府社會新關係
【本報特約記者張玉書北京十四日電】由澳門特區駐北京辦事處、北京大學港澳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港澳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澳門特區政制發展與法律改革”學術研討會今日在北京大學法學院凱原樓舉行。
國務院港澳辦政研司司長向斌、北京大學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饒戈平、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王振民、澳門基金會主席吳志良、澳門特區駐京辦主任康偉和來自澳門、北京、深圳、上海等地的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五十餘人出席了會議。
政制議題不獨選舉
饒戈平在開幕式上致詞表示,在內地高校舉辦有關澳門的專題研討會,表明了內地民衆和學界對於澳門特區發展的高度關注和熱切期望。“一國兩制”是一個嶄新的、充滿活力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發展豐富的偉大事業,基本法為澳門規定的行政主導的政治體制是一個業經實踐證明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制度,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下去;同時也有必要根據澳門的實際情況與時俱進,在實踐中不斷發展、豐富和完善。澳門的政制發展不僅僅包括行政長官和立法會議員產生辦法的修改及選舉制度的發展;也包括進一步落實基本法的規定,完善立法與行政相互制衡、相互配合、重在配合的關係,以保障行政主導體制的全面實施;還包括加速規劃和實施法律改革,以適應澳門社會發展的需求。
研究政社良性互動
他指出,這些問題關係到“一國兩制”與基本法在澳門全面深入的貫徹實施,關係到澳門的可持續發展,是當前澳門社會高度關注、亟需解決的重大問題。本次會議正是圍繞這些議題,邀集內地和澳門學界、政界的專家學者切磋探討,加深對“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的學習理解,加深對澳門實際情況的研究總結。
吳志良表示,剛剛完成的基本法兩個附件——行政長官和立法會選舉辦法的修訂,是澳門政制發展的重要步驟。其諮詢過程和討論空前熱烈,是對澳門公民社會的一次大檢閱,也給政府與社會關係的研究留下莫大的空間。如何在經濟多年高速增長、社會快速發展的新政治環境下調整政府與社會關係,令其可以良性互動,是一個急需研究的課題,也是政治發展和法律改革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
激進行動衝擊建制
近期,澳門發生的一些事情表明,激進政治運動已經從向政府爭取民生的街頭運動,逐步開始轉向直接衝擊整個建制,這些都是政制發展和法律改革研究頗應密切留意的新動態,新現象。
北大、清華港澳研究中心和澳門特區駐京辦聯手,廣泛邀請其他相關研究澳門的機構參與,是一次凝聚澳門研究人員的嘗試。兩地都極需建立一個分工協作的機制。對澳門當今社會出現的各種現象和問題進行系統、深入、全面的研究。澳門基金會近年與五校一所簽訂合作協議,其中一個目的是建立一個分工協作的研究網絡,以期提高研究質量、培養更多的研究人員,將澳門研究推向縱深。也為政府決策提供更多、更加可行的建議和選項。
專家雲集澳生旁聽
康偉表示,政制發展和法律改革不能脫離本地的社會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歷史傳統和現狀,宜圍繞促進經濟發展,尋找適合自己的道路。
王振民在會上作了題為《“一國”與港澳政制發展》的主旨演講。來自北京、澳門、上海、深圳等地的十二位專家學者也在專題討論會上發言。
出席研討會的官員和學者分別來自全國人大常委會澳門基本法委員會、國務院港澳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深圳大學、北京台港澳交流促進會;澳門立法會、澳門檢察長辦公室、澳門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澳門基金會、澳門大學和澳門理工學院。正在北大學習的部分澳門學生旁聽了本次研討會。
轉載自2012年9月15日澳門日報第A03版: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