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文化部及山東省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第十屆“藝海流金──感悟齊風魯韻”內地與港澳文化聯誼活動於7月15日至22日在山東圓滿舉行,本會行政委員會吳志良主席應邀擔任澳門嘉賓團團長,與澳門藝文界代表一行20餘人赴魯參加是次活動。
“藝海流金”活動是國家文化部爲加强內地與港澳的文化合作而舉辦的每年度大型文化交流活動,旨在為內地與港澳文化藝術界搭建交流平台,加强三地間的藝術文化對話與發展,藉此互補提升,碰撞出更多創作靈感和激發更多元精彩的作品。本屆活動廣泛邀請了內地與港澳特區的政府文化官員、文化藝術界知名人士、專家學者、藝術機構負責人等共100餘人參與,活動包括拜訪文化機構、與當地相關業界人士進行專業對口交流、書畫筆會、內地與港澳合作論壇、山東省文化推介會、座談會和參觀訪問等內容。
國家文化部副部長丁偉,山東省副省長季緗綺,本次香港嘉賓團團長、香港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香港電影發展局主席馬逢國,澳門中聯辦文化教育部部長劉曉航、副部長張曉光,是次澳門嘉賓團團長、本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澳門民政總署管理委員會委員馬錦强,澳門文化局副局長梁曉鳴等出席了活動的開幕式。吳主席於開幕式上致辭時表示,隨著去年澳門與濟南首次通航、“活力澳門推廣週”在濟南市舉行,以及年底在澳門將舉辦的“山東澳門文化週”,近年不論在經濟或藝術方面,澳門與山東的交往都日漸頻繁,通過本次活動,定能增進港澳文化界對齊魯文化的認識,冀能進一步領略山東悠久的歷史底蘊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共同將兩地的交往和合作推向更高層次。
爲紀念“藝海流金”系列活動創辦十周年,主辦單位特別向歷屆活動嘉賓徵選繪畫、書法、攝影和雕塑作品共92件,其中澳門作品39件,於山東省博物館舉辦“藝海流金的足跡──內地與港澳文化聯誼活動作品展”,集中展現十年來活動中的精彩片段和回憶,呈現三地藝術創作與交流合作的成果。此外,山東作為儒家思想的發祥地,本屆的系列活動之一“內地與港澳文化合作論壇”即以“孔子在今天”為主題,圍繞當代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的價值、繼承、傳播和發展進行探討。會議上,吳主席作了題為“讓儒家思想和傳統文化薪火相傳”的主題發言,認為儒家思想至今仍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園和生命綠洲,是中華文化道德教育的重要基礎,如何在此基礎上向年青一代灌輸正確的歷史觀、道德觀和價值觀,是三地文化工作者肩負的一項重要任務。為此,澳門基金會過去承辦和籌辦了“港澳大學生內地文化實踐活動”、“國粹港澳校園行”、“澳門社會科學界學者研修班”、“澳門青年人才上海學習實踐計劃”等一系列活動;亦策劃出版“澳門知識叢書”,組織澳門專家學者編纂《中國民族民間文藝集成志書‧澳門卷》等書籍,持續向澳門廣大市民,尤其是青年人傳遞本地歷史和傳統文化的正確知識,培養其對祖國的歸屬感和對社會的責任意識。期望今後秉承過去三地合作的基礎,共同攜手使中華民族的精神和傳統薪火相傳。
“藝海流金”活動為國家文化部着力打造的品牌交流項目,具有相當的影響力。本届活動歷時8天,途經濟南、泰安、曲阜、淄博、濰坊和青島等地,冀能通過深入考察和交流,促進內地與港澳文化界的情感融合和智慧碰撞,推動中華文化的持續繁榮發展。